中国体育彩票客服热线:95086 (8:30--20:30)
首页 > 文明创建 > 正文

宁波这个街道“好人好事”为何这么多?


2022-02-14 10:34:35   来源:浙江体彩网

为保护同学,挺身而出身中8刀的大学生崔译文;连续16年用一双巧手给贫困地区的孩子织毛衣、送温暖的80多岁“毛衣奶奶”韩翠菊;49米高空中“穿针引线”创下每小时起吊185个自然箱世界纪录的竺士杰;长期活跃在人民调解一线,带领团队调解化解涉及婚姻、家庭矛盾、财产争议等案件纠纷逾千件,调解成功率100%的“老潘”潘明杰……

  宁波鄞州区东柳街道区域面积仅有5.2平方公里,却涌现2位“全国道德模范”、1位“全国优秀志愿者”、1位“中国好人”、3位“浙江好人”、8位“宁波好人”。目前,该街道辖区内的各级“好人”和道德模范、优秀志愿者共计49人,无论是数量还是密度,都在全市同类区域中遥遥领先,堪称“好人亩产高地”。去年11月,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名单出炉,全国共有68位获奖者,其中浙江3位获奖者中有两人居住在东柳街道。

  “好人”和道德模范是时代的楷模,是鲜活的价值观,是“精神富矿”。一个街道产生这么多的“好人”并不是偶然的。那么,东柳街道为何有这么多“好人”?其中又有什么奥秘呢?让我们一起去东柳街道做个深入探究。

  建立“一网五星”机制

  把好的人物故事挖掘出来

  东柳街道向来注重精神文明建设,将“好人模范挖掘行动”纳入年度文明创建23大行动中,大力实施“暖心故事挖掘机”工程,同时强化道德示范引领工作,做好“鄞州好人”“宁波好人”等推荐工作,扩大“好人”的影响力,不断推动全街道思想道德建设迈上新水平。

  为更直接地找到好人好事,该街道创新推出了“一网五星”微治理机制,调动各方力量经常深入居民群众,谈心交流,及时把好的人物、故事、典型挖掘出来。“一网”是通过网格员动员群众,“五星”是从居民中挖掘组织动员、矛盾调解、为民服务、弘扬善举、文明督查等5个领域的志愿者,在走访居民群众时,对辖区内默默奉献的好人进行全面排摸。“先进人物挖掘工作是检验社区网格工作的基础,人物挖得多不多、深不深考验的是网格长的下沉力度和工作广度。”东柳街道相关负责人说。

  “好人”往往不喜张扬,只是默默无闻地做好事。但网格员和广大居民的眼睛是雪亮的。去年台风“灿都”肆虐期间,在东柳坊社区开饺子店的王志祥夫妇,无意间听说东柳小学设置了安置点,不少施工人员安置于此。心里想着这些施工人员平日里忙于老旧小区改造,很辛苦,王志祥夫妇就包了600多个水饺送去给工人们吃,还加了自制的蒜蓉酱、醋、辣油。原本只是单纯地想送水饺,谁知这一幕被网格员和社区志愿者看在眼里,马上向社区街道上报,结果一传十、十传百,王志祥夫妇成了众人口口相传的“好人”,他们的爱心故事还被各级媒体广泛报道。

  在“一网五星”机制的带动下,该街道“身边好人”推荐评选活动日趋规范化、常态化,实行每月一报制度,对反响较大、特别感人的好人好事采取即时即报,并注重普通人、平凡事的挖掘,不断更新“好人”目录。如今,该街道已经筑起崇德向善的“精神高地”,涌现各级“好人”49人。

  值得一提的是,这49位“好人”中,有2位刚刚获评“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一位是耳熟能详的“挡刀女孩”崔译文,另一位是北仑第三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的匠人竺士杰。今年元旦假期,刚从学校放假回家的崔译文成为东柳街道月季社区的一名青年志愿者,当起了小区“守门员”,和众多网格员、志愿者一起,测温查码,利用业余时间为防疫作贡献。在东柳街道居住多年的竺士杰也一直与社区保持密切互动,和辖区居民学生分享工匠精神。竺士杰20多年来始终扎根在港口生产一线,自创“竺士杰桥吊操作法”,为宁波舟山港年货物吞吐量连续12年位列全球第一作出了重要贡献。

  基金扶持资源倾斜

  为“好人”做好事提供平台

  东柳街道为鼓励引导“好人”这一“社区顶端积极分子”发挥能动性,从搭建“标准+特色”服务平台入手,以社区网格为基础,以鄞领志愿为脉络,先后打造“365爱心便民服务大篷车”“园丁义工”“邹常元粉刷匠团队”“老潘+小潘”警调等志愿服务品牌,并以此培养并形成“美好集体人格”。

  在东柳,“365爱心便民服务大篷车”已经成为群众熟悉的公益、文明标识,照亮着每个角落。8年来,该街道持续整合资源,发动辖区“好人”和社会组织、共建单位、便民服务团队等力量,以大篷车的形式开进社区,每月进一个社区开展公益服务,累计开展活动90余次,服务居民4万余人次。今年春节前夕,“365爱心便民服务大篷车”开进华侨城社区,“浙江好人”“宁波好人”“鄞州好人”组团助阵,现场为居民免费提供修伞、皮带打孔、磨刀等服务,赢得一致好评。

  “大篷车”的牵头人叫叶伟棠,是东柳街道的居民,同时也是“浙江好人”。2009年,叶伟棠被确诊为肠癌晚期,他没有自怨自艾,而是主动申请了角膜无偿捐献,并牵头组建了志愿者队伍。后来,在街道资源整合下,叶伟棠成了“大篷车”的负责人,带领的服务单位从开始的10余家发展到现在的200余家。

  除了引导“好人”服务居民,还鼓励“好人”在各自熟悉的领域积极反哺社会。去年4月,东柳街道IP形象“小柳”正式发布,蓝绿配色,头戴柳树枝环,胸前是DL(东柳)的缩写,这都出自辖区居民“表情包女孩”妮妮之手。2008年,13岁的妮妮被查出患有慢性肾炎,2015年发展成尿毒症。本是花样年华,却遭遇如此凶疾,她抹掉眼泪,拿起画笔自学,成为宁波市社保卡形象代言人、畲族文化代言人,以及微信表情包设计师。一路走来,妮妮说自己得到了太多来自社会的关照。如今,她已经被评为“鄞州好人”“全国优秀共青团员”,还注册成为社区志愿者,到社区幼儿园义务给小朋友上绘画课,义卖千余件作品帮扶11名困难青少年,为被烈性犬咬伤的男孩捏泥塑,为东柳街道设计出一组包括保护未成年人、文明养犬、文明单车等主题的表情包,用“小秃兔”形象创作出“小秃兔抗疫胜利篇”表情包,致敬身边的抗疫英雄,用温暖的作品来治愈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为持续推动“好人”发光发热,去年,东柳街道还先后成立两个千万级冠名基金,用于支持好人团队的慈善公益活动。其中,华高科(宁波)集团有限公司将2000万元冠名基金中的部分用于柳安社会治理研究院项目研究,助力老城区街道基层治理、物居业矛盾、基层矛盾调解队伍建设等;斯正慈善冠名基金每年定期捐助“毛衣奶奶”团队,支持好人团队的慈善公益活动。随着好人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辖区内越来越多的爱心企业家慷慨解囊,踏上共同富裕的征程。今年,这些慈善基金将加大对既有好人的再包装、再提炼、再更新,将韩翠菊、妮妮、老潘、叶伟棠等在全市有知名度的好人再推广。

  前不久,东柳街道为“毛衣奶奶”打造了一座30平方米的记忆馆,里面陈列有“毛衣奶奶”的事迹,曾经织毛衣用的工具,还有大山深处孩子们给她写的信和手绘图画;街道还以华侨城社区为试点,将13间“车棚”改造为“社区盒子”,并在此成立“好人工作坊”,将这里打造成为一个固定的爱心集散地,“好人”们轮值上岗,为居民提供公益理发、心理咨询、红娘牵线、居家养老护理等服务,倡导善行,传递温暖。

  宣传弘扬“好人”精神

  推动道德模范从幕后走向前台

  弘扬道德,彰显善意,离不开道德标杆的“鸿篇巨制”,但更要立足于身边的“润物无声”。

  为扩大好人好事的群众知晓率和社会影响力,推动道德模范从幕后走向前台,东柳街道拓展宣传渠道,多载体讲好好人故事,在各大主流媒体深度报道身边好人事迹,把身边好人带到每一个人身边。同时,通过好人先进事迹图片巡展、道德讲堂活动、好人巡讲等,进一步弘扬“好人”精神,用典型的感染力影响他人,传递好人的道德正能量。

  韩翠菊17年如一日,用一双巧手给贫困地区的孩子织毛衣、送温暖,“爱心毛衣”被送往四川、湖南、吉林、新疆等十多个地区;潘明杰长期活跃在人民调解一线,带领团队调解化解涉及婚姻、家庭矛盾、财产争议等案件纠纷已逾千件;园丁社区冷饮店老板娘燕培宁,因店面临街,2009年起开始为环卫工人提供免费冷饮,帮他们解暑;家住东方瑞市小区的丽水人张聪,经营了一家理发店,坚持十年如一日为老人理发,从未收过一分钱;自2008年搬入太古城社区后,曹天衡便开始了长达10年之久的义务修表历程……东柳街道的“好人”中,有许多来自各行各业的普通人,他们互相影响、互相感染,没有惊天动地的丰功伟绩,但都在平凡的生活和工作岗位上,用善行义举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抓住每一个鲜活立体的“好人”,记录每一件朴实无华的故事,东柳街道及下辖社区充分利用公众号、黑板报、内部刊物以及各级媒体等资源,大力宣传“好人”事迹、弘扬“好人”精神,让群众感受到了正向的道德指引。

  中兴社区居民邹常元的故事首见于一块黑板报。他每年都会刷一次楼道的墙壁,从1楼刷到9楼,粉刷的费用全部自掏腰包。在刷墙的同时,他还会顺手清理楼道杂物,除去墙壁上的“牛皮癣”,换下已经破损的旧灯泡。幸福苑社区居民方国元的故事始于居民的口口相传。从2000年开始,方国元义务给居民当起了音响师,21年来,每天晚上7点到8点半,他都会准时拉着音箱出门。看着大家酣畅淋漓地跳舞,这位“鄞州好人”则守在一旁,笑看着舞池中央的一张张笑脸。

  正是因为有宁波这个全国文明城市“六连冠”的文明创建氛围,有“义乡鄞州”的底蕰,再加上东柳街道不断激活精神文明“基因”,厚植文明土壤,让文明的种子遍地播撒,东柳才孕育出一批又一批好人!

热点新闻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