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来车往的路口,志愿者协助交警劝导文明交通;国庆长假,志愿者走进景区,维护秩序,为游客提供人性化服务;宾馆饭店倡导适量点餐、使用公筷公勺……在打造全国文明典范城市的过程中,宁波市持续推进涵盖交通、餐饮、旅游等领域的“十大文明好习惯”养成行动。
志愿者参与文明交通劝导
10月18日“晚高峰”时段,在海曙区解放桥、开明等10个人流量大的执勤岗,来自文明单位的志愿者手持小黄旗,正协助交警维持交通秩序,劝阻闯红灯、乱穿马路、非机动车逆向行驶等不文明行为。
为推进文明典范城市创建,9月1日起,海曙区组织区文明单位志愿者、机关干部参加文明交通劝导志愿服务活动,活动将持续到11月底,每天上午7:30—9:00,下午4:30-6:30,在人车流量大的路口,都能看到志愿者的身影。
截止10月18日,已经有50家文明单位、37家机关单位的1360人次志愿者参与这次文明交通劝导志愿服务活动。

文明单位的志愿者在路口开展文明交通劝导 通讯员 忻之承摄
倡导适量点菜减少浪费
刚刚过去的国庆假期,婚宴多、市民外出就餐频繁。
在宁波万豪酒店,酒店大堂、就餐区、LED显示屏等都设置了醒目的“厉行节约、按需取餐”的提示牌、标语,包厢、大堂提供公筷公勺,酒店翡翠轩中餐厅、自助餐厅、中餐厅主管的左臂都戴着“文明用餐督导志愿者”袖章,面向消费者,倡导节约粮食、使用公筷公勺。
运营38年的余姚南山饭店,国庆假期生意红火。为鼓励适量点菜、减少浪费,饭店菜品展示柜里的菜量跟实际菜量相仿,让消费者做到心中有数。
“小餐桌”体现“大文明”,去年以来,市民对“公筷公勺”的接受度普遍提高,文明就餐已经成宁波的新风尚。



各大餐饮店配备有公筷公勺,并在醒目位置贴有文明就餐提示语 记者 崔引 摄
让文明旅游深入人心
受疫情影响,许多市民将国庆7天出游目的地定在“家门口”景区。针对这一情况,江北区文化广电旅游局主动与属地街道协调,在达人村景区内外安排近百人参与交通引导和秩序维护,力保游客进出景区平稳有序。慈城古县城景区提前对部分路段采取交通管制和单行线管理,使景区人流、车流井然有序,游客体验感好。
一米线、红马夹、绿马夹……,在宁波重点文旅场所,随处可见这条亮丽的风景线。宁海是宁波“文明旅游好习惯养成”的牵头区县(市),在今年5月20日第九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日”,举行的“文明旅游·惠民你我”专场活动上,县旅游协会向全县旅游从业人员、景区商户、广大市民和社会各界发出倡议,携手力行,从我做起,提升旅游文明素质。



志愿者们在景区捡拾垃圾
“门前三包”,杜绝跨门经营
10月19日,海曙区望春街道天一家园小区,内街店铺门口整洁清爽,非机动车停放有序。
“原先可不是这样的,东西占道、跨门经营、乱堆放现象十分普遍……”小区物业工作人员说。为了规范内街管理,海曙区综合行政执法局望春中队帮助小区确定经营户自行负责的市容环境卫生责任区域,明确商户法人代表为市容环境卫生责任人,切实履行“门前三包”责任,做到文明经营,规范经营。
“早在今年7月,我们就举行了望春街道文明好习惯养成社区领衔项目认领仪式,14个社区分别认领了好习惯,这是天一家园社区认领文明经营好习惯后的做法。”街道党工委委员励成静介绍。

海曙区综合行政执法局望春中队与商户们签订责任认定书
从宾馆饭店到家庭餐桌,从市级机关到居民小区,从领导干部到普通市民,垃圾分类、文明就餐、文明交通、随手志愿、重信守诺、文明乡风、文明旅游、文明上网、守序排队、文明经营,“十大文明好习惯”养成行动正潜移默化,提升每个人的素质,引导全民参与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